企业在内部控制设计方面存在的误区

企业在内部控制设计方面存在的误区

第一, 没有真正理解内部控制对企业的意义。企业各级管理层与员工不断接触与内部控制相关的工作, 但多数员工还停留在 “上级要我做” 的阶段, 未真正理解内部控制对企业的意义。一部分人则以为仅是为了资本市场监管的要求而做, 不知道内部控制的真正意义在于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实现企业的整体管理目标。

第二, 认为内部控制是管理层和会计、内审部门的管控, 非全员参与的 “过程”。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由财务部门牵头组织设计和实施, 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和独立评估由内审部门组织开展。因此普通员工可能存在一种错觉, 认为参与内部控制工作是 “为财务、内审部门做事”, 表现出消极应对的态度, 出现 “搞形式”、“走过场” 的现象。

第三, 认为执行内部控制就是按流程控制点规定 “补齐” 相应的手续。在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时, 有些责任人事后补齐相关材料, 得出 “执行有效” 的结论, 虽然从评估资料看是得到有效执行, 但这只是表面 “有效” 而非实质的过程控制, 未真正达到控制的目的, 存在很大的控制风险。

第四, 认为内部控制可以解决企业所有的管理问题。以为只要内部控制设计完善、执行无缺陷就没有任何问题, 不明白内部控制存在固有的局限性, 可能因为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和串通舞弊等而失效, 因此内部控制需要动态修正, 并与反舞弊机制联合运作, 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第五, 认为只要内部控制设计理想、完美, 可以不计成本。内部控制并非管理办法越多越细越有效, 一要受成本限制; 二要看是否有利于企业治理。各种管理办法越来越多、越来越细, 让人眼花缭乱, 其实是浪费资源, 对企业治理与经营管理无实际作用。

第六, 已建立的一些控制措施、方法、程序等不能有效运转, 主要表现如下。

(1) 没有根据企业规模、业务性质等特点设计内部控制, 造成企业的内部控制不切合实际, 偏离控制重心。大多数控制措施是针对经常发生的、大量的经济业务或已经发生和可以预料的问题, 而不是针对个别的、偶然发生的经济业务和很难估计到的有可能发生的问题。

(2) 领导重视不够。有的企业领导滥用职权, 对建立和实施的内部控制漠不关心或监督不力, 使内部控制形同虚设、流于形式。

(3) 人员素质尚待提高。内部控制是靠人执行的, 企业需要努力提高人员素质。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kjxtt.com/1120.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