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会计学堂 成本会计 正文 下一篇:

标准成本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标准成本制度是根据标准成本来计算成本,能将成本计划、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成本制度。标准成本是企业根据产品的各项标准消耗量(如材料、工时等)及标准费用率事先计算出来的产品的标准成本。利用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相比较的差异,可以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费用的支出,逐渐达到标准成本的水平,从而可以不断降低产品的实际成本。

标准成本制度是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以及管理科学的形成而逐渐产生并完善起来的。20 世纪 20 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在成本会计职能向成本控制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标准成本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就是其中之一。它的产生与 1903 年泰罗发表的《工厂管理》一书有密切的联系。该书提出产品的标准操作程序及时间定额,给标准成本制度产生提供了启示。1904 年,泰罗理论的继承者美国效率工程师哈尔顿·埃默森(H. Emerson)首先在美国铁道公司应用标准成本法。1909 年,他在《作为经营和工资基础的效率》一文中对标准成本进行了更为详尽的研究,他认为,由实际成本制度获得数据既过时,又缺乏正确性,而标准成本则能随时显示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相比的超额部分,使管理者对低于标准的效率予以关注。因为他不是会计师,因此,没有提出标准成本的会计账务处理方法。1911 年,美国会计师卡特·哈里逊( G.Charter Harrison)第一次设计出一套完整的标准成本制度。他在 1918—1920 年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如在《产业经营》杂志上发表了《有助于生产的成本会计》《新工业时代成本会计》和《成本会计的科学基础》,其中曾介绍一套分析成本差异的公式,并对科目、分类账及成本分析单叙述得十分详细。1920 年,在美国全国成本会计师协会召开的首届年会上,会计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设计了一套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结合起来的方法,同时设置“效率差异”与“价格差异”科目,用以核算实际人工与实际材料与其各自标准之间的差异。1923 年,随着间接费用差异分析方法的确定,标准成本差异分析的雏形就基本上完成了。至此,标准成本制度真正形成,脱离实验阶段而进入实施阶段。

1930 年,哈里逊把他对于标准成本计算所做的研究写成了《标准成本》一书,这本书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标准成本制度的专著。他在书中阐述了关于标准成本制度的几个方面内容。他认为只有同会计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建立起真正的标准成本会计。他还认为标准成本具有刺激生产和作为衡量生产效率尺度的功能,它同时又是制定售价的基础和衡量销售效率的尺度。

哈里逊标准成本计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标准成本计算应迅速而正确地提供生产各项目的成本,以及零件、半成品和制成品的成本;

二是标准成本计算必须提供有关生产效率方面的全面信息;

三是标准成本计算应把每件生产作业的标准成本同其实际成本进行比较;

四是标准成本计算必须提供销售效率方面的信息;

五是为了经济地实施标准成本计算,不能仅由一般会计部门来进行这项工作,还要同计划部门、生产部门和其他部门协调地配合;

六是在计划和实施这种制度时,应将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程序制定为标准程序,因为这样的规程使人们易于理解。

另外, E. A.坎曼于 1932 年发表了题为《基本标准成本、制造业的控制会计》的文章,丰富了标准成本理论。在这之后,标准成本制度开始兴起和发展起来,而且从美国传入英、德、日和瑞典等国家,这些国家相继推行了标准成本制度。从此,成本会计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kjxtt.com/1682.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