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企业业绩评价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西方企业业绩评价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成本业绩评价阶段(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财务业绩评价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90年代)和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

1.成本业绩评价阶段

早期的成本思想是一种简单的将本逐利思想,成本计算也是一种简单的以盈利为目的的计算。这一阶段业绩评价的重点是降低生产成本,由此形成了单位业绩评价指标。比如每码成本、每磅成本等,此时的业绩评价带有统计的性质。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出现,原来以计算盈利为目的的简单的逐本求利的理念,逐步被如何提高生产效率,以尽可能多地获取利润的思想所取代。

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阶段,企业的发展意识和竞争意识不断增强,简单的成本业绩核算评价已经不能满足工厂的管理需要。1911年美国会计工作者哈瑞(Harry)设计了最早的标准成本制度,实现了成本会计的第二次革命,以标准成本的执行情况和差异分析为主要指标,形成了标准成本业绩评价方法。该方法实现了成本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的竞争力。

2.财务业绩评价阶段

20世纪初,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由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面对垂直型综合企业的多种经营、市场组织等问题,美国杜邦公司在1903年设计了投资报酬率指标(ROI),并将其分解为两个重要的财务指标—销售利润率和资产周转率,为企业的经营业绩评价和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据。

20世纪20年代,销售利润率指标被作为财务业绩评价指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28年,亚历山大·沃尔在《信用晴雨表研究》和《财务报表比率分析》中提出了综合比率评价体系,即沃尔评分法。该方法选取七个财务指标,同时赋予各项指标一定的权重和每项指标的标准比率,通过各项指标实际比率与标准比率的比较,计算出每项指标的得分及总体指标的综合得分,并据此对企业的综合财务状况进行评价,为企业业绩评价的发展拓展了新的思路。之后,英国管理学家罗斯在1932年提出了评价企业部门业绩的思路并设计采用访谈方式了解企业部门的业绩,为企业部门业绩的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美国的杰克逊·马丁德尔(Jackson Martindell),在1950年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采用访谈方式对设定的各项指标进行打分,并将企业的分数与该企业的历史业绩和行业标准进行对比来判断公司的管理业绩。20世纪60年代,预算、税前利润和剩余收益等财务指标得到广泛运用。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业绩评价指标始终与产量相联系。

20世纪70年代,麦尔尼斯(Melnnes)在《跨国公司财务控制—实证调查》一文中,以30家美国跨国公司1971年的业绩为分析对象,指出常用的业绩评价指标为投资报酬率,例如净资产回报率,其次为预算比较和历史比较。这一时期出现的净资产回报率、每股收益率、现金流量和内部报酬率等指标,使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评价企业业绩时形成了以财务指标为主,非财务指标为补充的业绩评价体系。非财务指标在业绩评价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如通用电子、摩托罗拉和IBM等公司就非常重视顾客满意度、保修成本、返修率等非财务指标,但还是以财务评价指标为主。

3.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创新阶段

20世纪90年代,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利润指标由于短期性和容易被操纵等缺陷,已经无法全面综合地反映企业的资源和经济实力,更难以反映企业竞争力的增长。因此,需要对原有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变革。1992年,美国学者卡普兰和诺顿提出了“平衡记分卡”,从企业财务层面、客户层面、内部业务流程层面和学习与成长层面对企业的业绩进行综合考察和评价。这弥补了单纯运用财务指标进行业绩评价的不足,使经营者从更广阔的领域审查其业绩,促进了企业树立长远的战略眼光。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kjxtt.com/1882.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