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的起源与发展

财务分析始于西方银行家对贷款者的信用分析,尔后,广泛应用于投资领域与公司的内部管理。其分析内容与分析方法,随着应用领域的拓展而不断丰富和创新。

(一)财务分析起源于银行家的信用分析

早期的财务分析主要是针对企业的偿债能力和信用程度而进行的调查分析,并为银行的贷款决策提供依据。财务报表大规模应用于信贷目的始于1895年2月9日,当时纽约州银行协会的经理委员会要求其银行机构贷款人提交书面的、有签字的资产负债表。此后,财务报表被主要银行推荐使用,且银行发放贷款开始逐渐地预测贷款人的偿债能力,重视比较财务报表的运用,并将财务报表分析作为调查接受贷款企业经营稳定性(信用程度)的一种技术手段。至20世纪初,比率分析法已经出现并被贷款人所接受。

(二)财务分析的发展

伴随着金融风险的出现,无论是银行还是其他投资者,出于对自身投入资本安全性的考虑,都需要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成本以及经营与财务风险进行深入分析,以便据此判断被投资主体的偿债能力、赢利能力,来决定是否投资。于是,财务分析的触角从为贷款银行服务的信用分析,逐渐延伸至为投资人服务的收益分析和为经营者服务的企业内部管理分析。

1.为投资人服务的收益分析

1860年德国从普法战争中获得了大量的产业资源和战争赔款,主要用于发展重工业。为了追求投资效益,德国利用银行对不同行业和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进而做出投资决策。这是财务报表分析由信用分析向投资分析延伸的最早且最典型的事例。到了20世纪20年代,随着资本市场的形成,社会筹资范围的扩大,股权投资人不断增加,社会公众进入资本市场日益频繁,投资人对财务分析的信息需求更加强烈和广泛。此时,财务分析涵盖了偿债能力、赢利能力等分析内容,并向以收益分析为中心的稳定性分析方向发展,成为信用分析与收益分析并存的比较完善的外部财务分析体系,并且逐步形成了目前企业财务分析的基本框架。

2.为企业管理层服务的内部分析

起初的财务分析只是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根据各自的要求所进行的外部分析,逐渐地,企业在接受以银行为主体的信用分析与咨询过程中认识到财务分析的重要性,并开始由被动接受分析逐步转变为主动进行自我分析。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经营活动日趋复杂,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图存,不得不借助于财务分析所提供的有关资料进行资讯导向、目标管理、利润规划及前景预测。这表明,企业财务分析开始由外部分析向内部分析拓展,并呈现以企业内部分析为重点的财务分析特质。

3.财务分析的多元化发展

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财务分析的方法不系统,也没有相应的理论支持。20世纪20年代,伴随着美国资本市场的繁荣兴盛,财务分析迅速发展并成为一门学科,财务分析师职业也开始形成。20世纪50~60年代,美国财务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出现了很多基于资本市场的理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财务分析的方法或理论,并促成了财务分析师职业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投资迅速增加,国际融资规模不断扩大,财务分析揭示财务信息的广度和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投资者对投资期望报酬的评估和风险程度的预测,影响着投资者的投资决策。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财务分析所需数据的采集、分类、传递、储存更为便捷,各种分析工具、分析软件层出不穷。企业财务分析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财务分析日益深入企业业务层面和经营层面,进而关注制度层面及其对企业行为的影响。例如,审计领域从规避审计风险角度出发,对于企业风险与舞弊的关注,丰富了财务分析的视角;财务领域关于公司治理的研究,同样也使得财务分析的角度更加多元化。财务分析与业务分析、经营活动分析开始不断融合,财务分析的决策支持功能进一步强化。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kjxtt.com/1891.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