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企业预算的发展史

企业规模的扩大是预算产生的前提,现代意义的企业预算产生于 19 世纪末,在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引入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

1.引入期(19 世纪 90 年代—20 世纪 20 年代)

最早将预算管理应用于企业管理的是美国。19 世纪 90 年代至 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经历了两次并购浪潮从而使企业规模迅速扩张。1890 年,美国通过谢尔曼法案,禁止企业间的联合定价即卡特尔行为,但并不禁止同行业的横向兼并,由此出现了联合钢铁、美国烟草、标准石油等巨型垄断企业。1914 年,克莱顿法案的出台逐渐平息了第一次并购浪潮。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工商业得到迅猛发展,加之股市的繁荣为美国公司提供了巨额资金,以纵向兼并为代表的第二次并购浪潮开始,但其因 1929 年的金融危机戛然而止。两次并购浪潮促成集团公司的大量涌现,企业规模扩大,管理的分权化成为必然。如何做到分权管理的同时又能有效控制企业,成为企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的问题,美国企业界、理论界开始了预算管理的探索。

企业界的代表是杜邦公司与通用汽车公司。

杜邦公司成立于 1802 年,专门从事炸药生产并由家族控制,拥有遍布美国各地的采购、生产、销售纵向一体化网络,分厂超过 40 家。1899 年,管理者尤金·杜邦去世,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接班人,杜邦公司传统的经营管理秩序几近崩溃。1902年,三名杜邦家族兄弟以 2000 万美元的天价接手了杜邦公司,并首创事业部管理体制,利用经营预算、现金预算和资本预算等手段有效地将财权和监督权集中起来,成为纵向一体化集团公司预算管理的典范。

通用汽车成立于 1908 年,创始人威廉·杜兰特尤其擅长企业并购,在公司创立后两年就通过换股等方法兼并了凯迪拉克、别克、庞蒂克、悍马、奥兹莫比尔等 20多家知名的汽车制造企业,据说其曾经因为 300 万美元的资金缺口而丧失了收购福特公司的机会。由于杜兰特缺乏对下属公司业务的有效协调,公司陷入财务危机,最终被摩根银行接管,杜兰特也被挤出公司。次年杜兰特与路易斯·雪佛兰共同组建雪佛兰汽车公司,并于 1916 年重新夺回通用汽车的控制权。但基于同样的原因,公司再次陷入财务危机,杜兰特于 1920 年永远离开了公司。1923 年,斯隆入主通用汽车公司,针对公司产品多样化的特点,建立了多分部的组织结构,通过“分散权责、集中控制”的预算管理方法,使通用汽车摆脱了财务危机并成为横向一体化集团公司预算管理的典范。

1911 年,“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创立“科学管理”学说,其首创的标准成本(standard cost)、预算控制(budget control)、差异分析(variance analysis)等方法成为其后预算管理中的常用方法。1922 年,美国成本会计师协会展开了“预算的编制与使用”专题研究,并掀起了预算管理理论研究的浪潮。同年,“美国管理会计创始人”麦金西发表《预算控制论》一书,该书首次将预算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从控制论的角度进行了系统阐释。

1921 年美国国会颁布了《预算与会计法案》,首次从立法角度确立了国家预算制度,同时使预算管理的职能为大众所了解,引起了工商企业纷纷效仿,使预算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

在上述 30 年的引入期内,美国从立法、理论、实务、研究协会等层面开展了企业预算的研究与探索,建立了自上而下的预算编制与管理模式,预算管理在当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大型企业中得到普及。

2.发展期(20 世纪 40 年代—20 世纪 70 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竞争的加剧,企业利润普遍下降,企业内部管理对科学化和灵活适应能力有了进一步的要求。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跨国公司的大量涌现,加之西方社会对 1929 年金融危机的深入反思,都推动着企业管理当局开始重视预测与决策工作。弹性预算法、变动成本法、差额分析法、盈亏平衡点分析、现金流量分析等大量先进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得到运用。各种新兴的管理学派也纷纷出现,在这些管理思想和管理学派的影响下,预算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得到快速发展。

发展期代表性的理论有四种:

(1)20 世纪 40 年代,行为科学管理学派应用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了如何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引导并激励人们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预算管理吸收该学派的思想,提出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结合的“两上两下”的预算编制程序,形成了参与型的预算管理模式,使得企业各个层次的管理者和关键岗位的员工参与预算的编制过程。

(2)20 世纪 50 年代,数理管理学派将数理经济学和运筹学的方法引入管理学研究,预算管理吸收该学派思想,建立了数学模型以描述复杂的经济现象,并通过计算机的验算,促进了预算管理在预测、决策、编制、执行、控制等方面的定量化与科学化。

(3)20 世纪 60 年代,系统管理学派将系统论原理引入管理学研究,认为企业是一个有一定目的、由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所组成的有机整体,企业管理应当处理好整体与局部、集体与个人、长期与短期的关系,该理论促成了预算的全过程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

(4)20 世纪 70 年代,灵活管理学派促成了“零基预算”( zero – based budgeting)理论的形成。德州仪器公司首次将零基预算的方法应用于企业费用预算的编制。由于石油危机引发的经济滞胀,美国政府开支捉襟见肘,时任佐治亚州州长的卡特将零基预算方法引入州预算,并于 1979 年入主白宫后将该方法引入美国联邦预算。

在上述近 40 年的发展期内,预算管理在理论层面得到完善,并在实践中得到发展,最终成为当时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

3.成熟期(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

20 世纪 80 年代,人类进入信息时代,预算管理的信息化标志着企业预算进入成熟期。

1990 年,美国加特纳咨询公司(Gartner Group)首次提出了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 ERP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ERP系统支持离散型、流程型等混合制造环境,应用范围从制造业扩展到了零售业、服务业、银行业、电信业、政府机关和学校等事业部门,通过融合数据库技术、图形用户界面、第四代查询语言、客户服务器结构、计算机辅助开发工具、可移植的开放系统等对企业资源进行了有效的集成。

预算管理是ERP系统中财务管理模块的一个子模块。经过多年的研发,国外出现了Oracle (Hyperion)和SAP (BO)两大巨头企业,国内的用友、金蝶、浪潮等知名的ERP厂商也开发了全面预算的软件。当然这些软件的使用花费巨大,并不是中小企业能够承受的,而最为基本的信息化工具,即Excel软件,可以应对中小企业的需要,本书也将使用Excel作为案例讲解的工具。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kjxtt.com/1915.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