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阶段的成本管理:成本节约(成本节省)

成本节约,也叫成本节省(Cost Reduction),即通过消除浪费和改进工作方式,节约本可以发生的成本支出。它是降低成本的一种初级形式,其基本执行形式是“成本保持”和“成本改善”。降低消耗、减少损失、节省采购支出等属于成本保持。但只进行成本保持是不够的,还应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来降低成本,这就是所谓的成本改善,即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措施,降低单位产品中的成本。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市场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即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化,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单纯的成本核算信息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需要。1911年,美国工程师、管理学家泰勒出版了著名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他认为应在工厂中推行科学管理制度,提出了“标准成本”的思想,将科学引进了管理领域。将过去事后计算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转向事先制定标准成本,并据以控制日常的生产消耗并定期进行成本分析,逐步形成了“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和“预算控制”等技术方法,使得经营者管理成本和降低成本成为可能。标准成本制度的诞生和发展,将成本管理从事后控制前移到事中控制,至今,在成本管理中仍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产品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出现的新情况,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就必须在产品质量、功能与价格上取胜,因而,努力降低成本引起了企业的高度关注,并想方设法采取措施,这就促使经营者把现代科学技术的一系列成果综合运用到管理中,尤其是在成本管理上开拓新的领域,推动了成本管理向更高的阶段发展。例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工程师麦尔斯在1947年就首先提出“价值工程”的概念,其基本原理即要求在新产品设计或者产品改造时就要从消费者的需要出发,考虑产品成本,尽量采用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以及通用件、标准件等实现功能与成本的匹配,尽量以最少的单位成本获得最大的产品功能。通过价值工程的实践,产品成本确实得到大幅度下降,同时也使成本管理空间范围进一步扩展,真正实现了使成本管理由事后、事中控制前移到事前控制,进一步完善了成本管理的办法。

与第一阶段相比,这个阶段更注重的是成本的节约,对成本管理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其不足之处也显露无遗,表现在:一是成本管理以短期为主,只停留在战术管理层面;二是成本管理只局限于企业内部的产品开发、设计、生产过程,而没有涉及整个产品寿命周期全过程;三是较少追溯成本的动因和实施控制。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kjxtt.com/2364.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