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的含义及经济实质

成本作为一个价值范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是客观存在的。加强成本管理,努力降低成本,无论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还是对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经济效益,都是极为重要的。企业要做好成本管理工作,就必须先从理论上充分认识成本的经济实质。

马克思指出,按照资本主义方式生产的每一个商品的价值,用公式来表示是W=c+v+m。如果从产品价值中减去剩余价值m,那么,在商品中剩下的只是一个在生产要素上耗费的资本价值c+v的等价物或补偿价值。如果只补偿资本家自身耗费的东西,那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两者都是商品经济。商品价值、成本、利润等经济范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仍然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只是它们所体现的社会经济关系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同。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产品的价值仍然由三个部分组成:

①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c);

②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v);

③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m)。

从理论上讲,前两个部分,即c+v,是商品价值中的补偿部分,它构成商品的理论成本。

因此,成本的经济实质可以概括为: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

传统意义上的成本或者说财务会计中的成本专指在一定条件下,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产品所发生的各种资源耗费的货币表现,其本质属性是对象性或归属性。

在实际工作中,成本的开支范围是由国家通过有关法规制度加以界定的。为了促使企业加强经济核算,减少生产损失,对于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某些价值,如财产保险费等,以及一些不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性支出,如工业企业的废品损失、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也计入了成本。

可见,实际工作中的成本开支范围与理论成本包括的内容是有一定差别的。就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等支出来说,它们并不形成产品价值,因为它们不是产品的生产性耗费,而是纯粹的损耗,其性质并不属于成本的范围。

但是,考虑到经济核算的要求,将其计入成本可促使企业减少生产损失。当然,对于成本实际开支范围与成本经济实质的背离必须严格限制,否则,成本的计算就失去了理论依据。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kjxtt.com/323.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