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会计学堂 银行会计 正文 下一篇:

银行会计的核算要素与会计等式

银行会计的核算要素与会计等式

(一)银行会计要素

虽然银行的经济业务种类繁多,不断变化,但其基本内容可以通过会计要素来反映。而且,银行的一切经济活动最终都可以归结为会计要素的变化,因此,理解和掌握会计要素是做好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按照我国《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银行会计要素包括以下几项。

1.资产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银行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银行带来经济利益。其中,“交易”是指银行与其他主体和个人在市场交换中使经济资源或资源产权发生变动的行为;“事项”是指使经济资源或资源产权发生变动的非市场交换行为,如接受捐赠。银行的资产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长期贷款、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1)流动资产是指在1年内(含1年)变现或耗用的资产。银行的流动资产主要包括现金、存放于中央银行或境内外同业银行的款项、各种短期贷款和贴现资金、同业拆放资金、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待摊费用等。

(2)长期贷款是指期限在1年以上的贷款。

(3)长期投资是指除短期投资以外的投资,包括持有时间准备超过1年(不含1年)的各种股权性质的投资、不能变现或不准备随时变现的债券、其他债权投资和其他长期投资。

(4)固定资产是指银行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主要经营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

(5)无形资产是指银行为生产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

(6)其他资产是指除上述资产以外的其他资产,如长期待摊费用。

2.负债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银行。负债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1)流动负债是指将在1年(含1年)内偿还的债务。银行的流动负债主要包括1年以下的各项存款、各项借入资金、金融机构往来资金、各种应付预收款项、短期应付债券、1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务和其他短期负债等。

(2)长期负债主要包括1年以上(不含1年)的单位定期存款、储蓄定期存款、长期借款、长期应付债券等。

3.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银行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银行的所有者权益主要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一般准备金和未分配利润等。

4.收入

收入是指银行在销售金融产品、提供中介服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利息收入、金融企业往来收入、手续费收入、贴现利息收入、担保收入、汇兑收益和其他业务收入。收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者客户代收的款项。

5.费用与成本

费用是指银行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成本是指银行为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银行应当合理划分费用和成本的界限。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成本应当计入所提供劳务的成本。

银行成本是指银行在业务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与业务经营有关的支出,包括利息支出、金融企业往来支出、手续费支出以及计提各种准备金所发生的损失。

费用包括营业费用,是指银行在业务经营与管理中不具有明确归属对象的各种支出,如固定资产折旧、业务宣传费、业务管理费、公杂费、职员工资等。期间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并在利润表上分别项目列示。

6.利润

利润是指银行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二)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是用以反映会计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数学表达式。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可以归结为某些会计要素的变化,而在会计要素的变化中,遵循一定的守恒定律,从而构成复式记账原理的理论基础。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银行作为一个经济单位,其经营活动离不开一定数量和种类的经济资源,种类繁多的经济资源是银行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这些经济资源就是资产。这些资产是由银行债权人的投入和银行股权投资人的投资共同构成的,银行可以按照约定期限或者在其持续经营期间内一直使用这些资产。

同时,银行必须为其拥有和控制的资产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银行承担的对债权人的偿还义务形成了银行的负债,在约定的债务到期日,银行必须以其资产或劳务清偿债务。

银行对其股权投资人委托其经营的资产负有保值增值的责任,衡量其尽责程度的指标就是银行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股权投资人在银行持续经营期间内享有分红的权利。在会计期间的期初和期末,银行的所有者权益是银行资产总额减去其负债总额后的余额。

根据以上分析,银行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该公式是从资产的实物分布价值与取得资产的来源渠道的价值两个方面建立起来的等式,它强调的是银行拥有资产的实物形态。所以,该公式被称为“实体观”会计等式。

该公式是会计等式中最基本的等式,它反映了银行在某一时点上的财务状况,反映了银行经营活动中资金的分布使用和资金形成渠道两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体现了资金运动中有关会计要素之间的数量平衡关系。所以,该公式也被称为会计恒等式。会计恒等式反映了会计要素之间存在的一种天然的联系,也是银行会计记录的出发点和回归点。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公式反映了银行在其经营活动中相对静止的某一时点上的财务状况,是构建资产负债表框架的基础。

2.收入-费用=利润

银行是一个利益主体,追求经济利益是银行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目的。银行的资金只有在不断地运动中才能实现增值,所以,资金的静止是相对的,资金的运动是绝对的。

在银行持续经营期间内,一方面,银行在吸收存款、同业拆借等经济活动中会发生利息支出、金融企业往来支出、手续费支出等,导致银行货币资金的流出或其他经济资源的消耗,形成会计要素中的“费用”。

另一方面,银行在发放贷款、办理票据贴现等业务中会形成利息收入、金融企业往来收入、手续费收入、贴现利息收入、汇兑收益等收入项目,获得货币资金的流入或者现金要求权的增加,形成会计要素中的“收入”。收入与费用配比后即形成了利润(或亏损)。

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收入-费用=利润”表示。该公式反映了银行在一个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是构建利润表框架的基础。

3.综合反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之间关系的会计等式

银行筹资设立时,其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存在数量上的平衡关系。之后,在其持续经营期间内,其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不断发生增减变化,这些变化的原因除了借债、还债、吸收投资和减资外,主要是由银行的营业活动引起的。

在银行持续经营期间内,一方面,银行在吸收存款、同业拆借等经济活动中会发生利息支出、金融企业往来支出、手续费支出等费用,导致银行资产的消耗或负债的增加;另一方面,银行在发放贷款、办理票据贴现等业务中取得利息收入、手续费收入、贴现利息收入、汇兑收益等收入的同时,获得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收入弥补费用支出后的利润(或亏损)导致银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或减少),并恢复其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在数量上的平衡关系。

上述关系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

期初资产=期初负债+期初所有者权益

期末资产=期末负债+[期初所有者权益+(本期收入一本期费用)]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kjxtt.com/528.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