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理论的核心问题:市场资源配置及其效率

资源是指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能量与信息的总称,它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是一种自然存在物或能够给人类带来财富的资源。

资源存在的形态既包括自然界的土地、矿藏、阳光、水、森林等自然资源,又包括由人的劳动能力和智力组成的人力资源,还包括由人类的社会活动生成的物品、资本、管理和信息等社会经济资源。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处于稀缺状态。为了让有限的资源转换成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提高人类的福利水平,社会成员必须高效率地利用或配置资源。

所谓资源配置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期内,通过现有能力和手段,将分散的相关资源组织在一起,以保证某种经济和社会活动的进行。

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例,农民种植粮食,需具备土地、劳动力、种子、肥料、水、电资源,也需要货币资金和专业技术的支持。这些资源不是现成的,也不是农民家庭所能完全提供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他们需要到市场上购买种子、肥料、水、电,甚至要到市场上融资借贷和雇用劳动力,并根据生产规模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将各种资源组合起来,将资源的潜在生产力转化实际的生产力。例如,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地。近年来,每年都有来自河南、四川等地远赴新疆采棉大军的流入,帮助当地棉农完成棉花的采摘工作。如果没有这种大规模的劳动力季节性流动,新疆的棉花生产优势就无法实现。同理,目前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业劳动,也正是城市劳动力短缺的表现。没有这些劳动力的流动,仅有城市的资金和技术,就无法形成真正的生产力。

资源配置效率是资源配置所反映出来的结果,既包含时间因素,又包含效益和效果因素。

它表明经济活动主体可以在多长时间内将所需资源组织起来,并做到降低资源耗费,收获更多产出成果,反映资源投入的成本与其所产生的收益之间的比例关系。资源配置效率高低的评价是通过同类资源在不同环境或时间内配置的结果进行比较确定的。同样的土地质量和面积,种植相同的农作物,投入同样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农民甲收获了比农民乙更高的产量,表明农民甲的资源配置效率高于农民乙。如果同样是这块土地,农民甲本年度收获的产量高于上一年度,那么我们就说本年度的效率好于上一年度。

由于资源的稀缺性,资源配置就不仅仅是一个家庭或者一个企业内部的问题,它还会在不同的人和企业之间形成相应的影响。也就是说,当一部分资源被一个家庭或企业占有或支配之后,其他家庭或企业就要减少占有这部分资源的量,甚至完全失去占有或支配这部分资源的机会。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资源配置过程的竞争。从经济学的意义上说,资源配置竞争对资源利用能力越强的经济主体越有利,资源配置效率和社会经济发展效率越高;对资源利用能力越弱的经济主体越不利,资源配置效率和社会经济发展效率越低。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kjxtt.com/55.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