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表的税务审查分析

利润表的税务审查分析

通过对利润表进行审查分析,可以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掌握企业收入、成本、费用以及投入产出的比例关系,确定企业的盈亏和分析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通过对利润表所反映的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等损益情况的分析,可以测定企业损益的发展变化趋势,预测企业未来收益能力。通过对利润表中指标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实现利润的构成,影响利润增减变动的原因和企业盈利水平。

1.营业收入的审查

影响营业收入额变化的因素是销售数量和销售价格。审查时,应分别对销售数量和销售单价进行审查。对销售数量的审查,应结合当时的产销情况,看企业有无将销售产品收入不通过“营业收入”账户核算,漏报销售数量的情况;对销售价格的审查,可根据销售发票及相关账表中的销售价格进行审查,查明有无隐匿销售收入的问题。

2.营业成本的审查

审查销售成本的主要方法是审查期末库存产品成本是否正确,因为销售成本结转得不实必然导致库存产品数量和成本不实。审查时,可将核实后的期末结存数量按产品平均单位成本计算出期末应保留的库存产品成本,并与账面数相核对,如大于账面数,说明可能存在多转销售成本的问题,则需要进一步审核。

3.期间费用的审查

期间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对销售费用的审查,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必须是销售业务有关的费用;二是必须是费用性质的,不属于购置固定资产或门市部的翻建装潢或奖金分配性质;三是必须符合规定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项目,一般应根据账户的发生额分析比较和分费用项目进行审查。特别应注意费用的具体项目是否有突增和突降的情况发生。

4.税金及附加的审查

税金及附加的分析审查一般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查核账面已实现销售收入计缴销售税金的正确性;二是查核列支税金的组成内容。审查时,可通过计算“平均单位税金”数额与上年数额进行比较,如果有较大差异且税率和产品结构没有变动,则说明税金计算可能有错误,应进一步查明原因。

5.利润构成的审查

(1)“营业利润”是利润总额的主要组成部分,应审查利润表中的计算是否正确,与计划和历史比较是否异常。审查时,可将本期的销售利润率与上期、上年同期的销售利润率进行比较,如变化较大,而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并无多大变化,就有可能存在收入、成本计算不实在的问题,应做进一步审查。

(2)“投资收益”是指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包括分得的投资利润、债券投资利息收入,以及购买股票应得的股利和收回投资时发生的收益等项目。审查时,应根据“投资收益”账户发生额分项进行审查。

(3)“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审查时,应对其具体内容逐项进行严格审查,特别要注意营业外收支的合法性。如果营业外收入项目金额过大,就要注意是否有将应列入“营业收入”的收入直接列为营业外收入,导致漏报销售税金。对营业外支出项目,则应重点审查是否严格按国家规定的项目、范围和标准列支,有无将不应列营业外支出的费用列作营业外支出。

(4)“利润总额”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的一项综合性指标,对利润总额的审查,除分析其有无突增或突减的变化外,还可以根据需要运用资本利润率、销售利润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来分析考察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利润的变化情况,为进一步审查找出线索。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kjxtt.com/764.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