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准则的发展历史

审计准则的发展历史

审计准则是对广大审计人员实践经验的总结。世界上最早的审计准则是美国的社会审计准则。早期的社会审计是注册会计师凭自己的经验审查账目,如何进行审计、应进行到何种程度,没有统一的规范,缺乏衡量审计工作质量的统一标准,不利于明确审计人员的责任。

为提高审计质量,明确审计责任,规范审计工作,早在1947年10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就提出了《审计准则的试点说明——审计准则的一般公认要点及范围》的报告,1948年9月得以正式通过。此时的一般公认审计准则共有3个部分9条标准。1954年修订时,在9条标准之后又增补了1条标准。1988年发布的《审计准则说明书》第55号和第58号又修订了其中的第5条和第8条。这10条一般公认审计准则一直沿用至今,并成为1972年正式颁布的《一般公认审计准则》的主体。

继美国的《一般公认审计准则》之后,西方国家在参考美国审计准则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制定了自己的准则。1956年2月,日本大藏省企业会计审计会参照美国的审计准则,制定了日本的审计准则,1976年经第三次修改后,形成了《审计准则、审计实施准则及审计报告准则》。世界上其他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德国等也相继参照美国的做法制定发布了审计准则。

为了使审计报告和被审计鉴证的会计报表能取得各有关国家社会公众的信任,协调审计标准和实务,消除各国审计准则和实务中的分歧,客观上要求建立一套适用于各国的国际审计准则,以协调各国审计组织处理国际间审计问题。

为此,相关组织也在为审计准则的国际协调不断做出努力。1977年在联合国支持下,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的会议上通过了一份关于国家审计机关审计规则的国际性文件——《利马宣言——审计规则指南》,而作为国际会计师联合会7个常设委员会之一的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也先后发表了一系列的《国际审计指南》,对各国审计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同时,各国审计理论界也加快了对审计准则趋同研究的步伐,力促审计准则的国际化协调发展。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kjxtt.com/890.html
返回顶部